信用认证,是指认证机构对“被认证公司是否合法存在”的认证以及“认证申请人是否属于被认证公司”的查证。通常指某些协会或信用评价机构对申请认证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及其他组织的信用情况是否符合某种信用监督体系信用标准的信用评定活动。
依据国际证券组织、美国证监会、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亚洲评级协会和我国监管政策的要求和大公实际情况,大公针对信用评级共计60多项专业制度、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细化,形成了完整的评级管理系统。
一、规范评级业务流程
大公按照监管机构的“规范”要求,健全信用评级程序,包括评级准备、初评阶段、评定等级、结果反馈与复评、结果发布、文件存档和跟踪评级等。
大公根据不同的监管要求建立了跨系统、跨部门的评级信息实时备案系统,通过近百种纸质、电子、音频、视频等不同介质评级文件的备案,保障评级流程的可控运行。
二、从内部管理体制上建立防火墙
大公在原有信用评级风险控制系统基础上进行组织、机制和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严密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使信用评级始终保持了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一)在组织架构上明确职责,评级和市场完全隔离,从体制上预防内幕交易。
(二)债务与非债信用评级、管理咨询与企业风险管理均实行剥离。
(三)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合规与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设置专职的合规和质量管理人员,并授予考核权,对公司日常经营、评级、评审、研究等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监督检查。
(四)加强风险管理部建设,在有条件的单位设立风险管理岗位或专员,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合规检查,建立起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
(五)通过流程和制度建设,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有效的、可以核查的稽核合规检查制度、合规奖惩制度。
(六)质量、合规评价人员参加评审会进行风险监察,并对评审过程中发生的违规现象具有提议权、警示权和申告权。
(七)强化统计检验,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项研究组与数据中心联合对各类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统计分析,监控、指导信用评级与评审质量。
三、从制度建设上预防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一)形成完善的“双评级”制度,由评级分析师和数据分析师分别从各自角度独立发表评级意见,预防双方在技术层面和道德层面的风险,做好风险制衡。
(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评级制度体系,使评级每个环节有章可循。如要求管理人员,从董事长到各级领导均不允许干预评级,不允许分析人员为受评企业搞预评级等。
(三)规范评级、市场相关人员的行为,强化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的教育。如要求所有评审委员都要进行任职宣誓,公开承诺勤勉尽责,忠诚为投资人服务。
(四)规范评级项目人员的专业标准配置,确保以结构合理、合规匹配的标准配置评级项目团队,生产高品质的信用信息。
(五)强化评审的内外监督机制,除评审会内的监察外,大公还加强了会外监督,形成了两条申诉渠道:一是向信用评审委员会或专业评审委员会两级机构申诉;二是通过大公申诉委员会申诉。
信用认证服务
Copyright © 2020 千百万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2357号
-
-
千百万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是依据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规定,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并依法取得相关执业许可和全国性信用服务机构备案的专业机构。
公司主要核心业务:企业征信服务、信用评价服务、信用认证服务、企业资质服务。
联系电话:010-52464627
ABOUT US